護國神山不是戰略,而是對戰略的逃避
TSMC 最新全球佈局調整:熊本二廠延後 ➔ 美國鳳凰城擴張。這不只是工廠排程問題,而是全球科技權力轉移的戰略訊號。
2025年7月6日
▍現在的問題不是台積電,而是台灣沒有 plan B
台積電全球布局的三大關鍵轉向
美國大又美法案稅收底舔升級
稅收抵免從25%→35%,加速2026年設廠截止,顯著降低美國設廠成本
鳳凰城旗艦基地規劃
擴張至九座廠,涵蓋1.6~4奈米製程,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集群
美國唯一能量產Apple/Nvidia高階晶片據點
成為美國國防與科技產業關鍵供應鏈的安全保障
這不只是成本計算,更是對「川普式經濟民族主義」的前置防禦
投資轉移
台積電加碼美國千億美元投資
應對工具
台灣缺乏產業遷移應對工具
台灣對產業發展的結構性誤判
科技權力結構轉移
台積電的全球布局調整反映地緣政治與科技產業的重構
結構性產業誤判
台灣科技產業存在制度缺失與未做前瞻計畫,過度依賴單一企業與產業
國家競爭力風險
"護國神山"模式危及長期經濟安全與產業韌性
▍STEEP分析:護國神山的結構性錯覺
1
Social|結構性人才斷層
- 工程人力長期缺口 ➔ 產業搶人惡性循環
- 國際高階人才無法落地
- 教育與產業脫節,AI / 量子 / 應用物理無基礎生態 ➔ 技術遷移必然性
2
Technological|只有製程,沒有未來
- 資源過度集中2奈米以下製程 ➔ 不等於全台科技
- 缺乏長線投入的基礎科技研發投入,幾乎零「基礎研究」、零「技術預研」
- 產業鏈極端單薄:沒有自研,沒有周邊通訊、軟體、應用端的系統解法
3
Economic|紅利外流危機
-
新冠疫情開始全球晶片短缺加入各國自主供應半導體供應鏈建設,打破原有的全球化分工體系
- 美國給稅收、給基礎建設、給政治安全,吸走高階投資
- 台灣缺乏產業遷移的應對工具,長期集中在製造業代工發展
4
Environmental|極限成本困境
- 半導體產業的高耗能:從2015年到2019年,台積電的總耗水量激增驚人的70%
- 半導體製程占用電不到五成,最大宗是廠務系統用電,包含無塵室、空調、冷卻系統、超純水供應系統等
5
Political|戰略惰性循環
- 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 + 各國將半導體視為國家安全
- 過度依賴半導體產業和「國家隊」標籤
▍務實解方:從神話回歸系統
三大改革槓桿支點
研發預算制度化 ➔ 擺脫選舉週期影響
建立地位超然的科技發展基金,確保研發投入不受政治週期波動影響。
教育體系改革 ➔ 基礎教育內容的持續性,不再是知識碎片化,並培育各產業專業研發人才
推動產業需求對接與基礎研發,建立產學研人才循環機制。
建立科技外交 ➔ 參與CHIPS法案生態系
主動參與國際科技治理框架,將台灣優勢嵌入全球價值鏈。
當企業比政府更像國家,才是最大風險。
網頁由問小白生成,僅供參考
最後更新時間為2025-07-06,星期日
問小白網址:wenxiaobai.com
Social Plugin